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校友专栏>> 校友动态
永不褪色的勋章
【发布时间:2022-10-09】 【作者:/来源:】【关闭窗口】

1.jpg

1952年,黄维垣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。

2.jpg

黄维垣在上海有机所办公室阅读文献。

3.jpg

1980年,黄维垣为课题组人员讲解化学反应原理。

□涂雨

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2022年10月16日举行。正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,党的二十大肩负运筹帷幄,决策国运的历史重任。10月16日,就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日子,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令人难忘的“今天”。

1964年10月16日,在祖国大西北的荒原上,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,一朵耀眼的蘑菇云徐徐升腾——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,打破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核垄断,为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核试验的一鸣惊人,倾注了成千上万名科技工作者心血。莆籍中科院院士黄维垣,就是这支科技大军中功勋卓著的一员。

1921年12月15日,黄维垣出生于福建省原莆田县城内东里巷的书香门第。远祖黄滔,晚唐五代著名文学家、福建文坛盟主、闽中文章初祖。父亲黄益三,北平师范大学硕士,为福建私立协和大学、厦门大学教授,莆田第二中学校长(1950年8月至1969年12月),著名教育家。

家国情怀,是黄维垣对祖国对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。1949年7月,获得广州岭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的黄维垣,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深造;1952年7月,获该校有机化学哲学博士学位。

怀抱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,经过一个月的准备,黄维垣申请回国。但横亘他面前的是一堵冷酷的厚墙,美国移民局以朝鲜战争为借口,拒绝其申请。他只好继续留在导师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,但始终没有放弃归来报效祖国的念头,每年都向移民局提交申请。1954年,黄维垣与师昌绪、张兴钤、林正仙等26名中国留学生,抓住新中国总理周恩来率团参加中、苏、美、英、法五国在瑞士召开日内瓦会议的机会,请人把迫切回国的愿望传达给中国代表团。1954年5月31日、8月5日,两次联名给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,请求撤销不许中国学生离境的禁令,并向开明人士和新闻界呼吁。8月5日的联名信终于发表在《纽约时报》等报纸上,引起社会强烈反响,得到大批爱国侨胞、美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。1955年6月,在中国政府和黄维垣等中国留学生的不懈努力下,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阻力,踏上了回国的征程。

1955年8月初,黄维垣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,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。这一进,就一直做到年老退休,历任副研究员、研究员、副所长、所长;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;1984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;兼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,《化学学报》和《中国化学》副主编、主编。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、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、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理事、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、上海市侨联主席等。

黄维垣刚进有机所时,从事甾体化学和中药化学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。甾体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天然化合物,甾体化学的研究,广泛运用于各类药物制造项目中。国内当时甾体化学属于空白领域,他便结合博士期间的研究基础和国内的资源优势,带领团队,开展甾体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,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。

正当黄维垣甾体激素和中药化学成分研究领域的研究顺利进展时,中国“进入原子能时代”。1958年,我国“两弹一星”工程正式启动。知道国防建设急需一批研究人员进行高能燃料的研制,黄维垣毅然放弃自己的研究领域,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领域,从事硼氢高能燃料研究,坚定表示:“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课题。”他带领团队,白手起家创建有机氟化学实验室,夜以继日攻关,在他和他的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。在这场与国防力量息息相关的奋斗锤炼中,黄维垣的政治思想境界得到一步步升华。1959年3月26日,黄维垣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此,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

最硬的骨头项目还是研制含氟润滑油脂、含氟聚合物等材料的攻关。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-235,从矿石中冶炼出天然铀之后,需要用氟将铀-235与铀-238同位素分离出来。用于扩散分离机的润滑油必须耐腐蚀,要保证在高速摩擦下不燃烧。当时,苏联撤走了浓缩铀厂的专家,没有人知道如何制造这种润滑油。制备任务落到有机所后,所里将其命名为“111任务”,寓意这是摆在第一位的、非常紧迫的任务。正是在这个档口上,黄维垣被调入“111任务”组。他二话没说,听从所里安排,尽快投入新的科研领域,带领团队,精心细致设计,一丝不苟实验,攻克一个个难题,终于成功拿下了这个举足轻重的项目。有机所研究员戴立信院士说:“氟油研制总体设计由黄维垣先生负责,他在氟化路线的选择上做了很多工作。”不到三年时间,他和有机所的同仁完成了氟油的剖析、研制、中试、扩大生产的全过程,摸索出“液相法制造全氟油”的新工艺。这些科研成果为中国核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,获得国家发明奖。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黄维垣以及他带领的团队的集智攻关、敢为人先。1964年10月16日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所长到北京开会,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、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拥抱他,兴奋地说:“你们的这项工作太重要了,有机所帮大忙了。”所长把话带回所里,黄维垣和同事们听了,几年来的酸甜苦辣一下子涌上心头,激动、兴奋,欢呼雀跃。所有疲倦烟消云散,大家尽情享受这份厚重的人生价值。

改革开放后,黄维垣带领氟化学研究室从军用转向民用,又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:在氟化学民用领域中取得重要突破,1979年成功研制第一代氟碳代血液,并于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。研制的新型抑铬雾剂,为中国电镀行业提供防止铬害的途径。研制的全氟碳代血液经数百例临床应用,居国际先进行列。发现的氟化学中的亚磺化脱卤反应为适用性广泛的新反应,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研制出一系列关键的含氟材料。发现并系统研究了氟化学领域著名的亚磺化脱卤反应,发展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和磺酰卤的化学。在黄维垣的努力下,有机所从白手起家到渐成气候,发展出氟化学这门学科,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其研究被国外学者称为“上海氟化学”。2011年,中国化学会设立了以黄维垣名字冠名的“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”,以奖励杰出的氟化学研究人员。

黄维垣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,编著了《高技术有机高分子材料进展》《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》和《中国有机氟化学十年进展》。作为博士生导师,培养出50多名优秀硕士生、博士生。科研成果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,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,1994年获“何梁何利基金奖”,1998年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。1986年在法国巴黎获莫伊桑(MOISSAN)奖章等。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”荣誉证章。1979年先后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、全国劳动模范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黄维垣先生一生对祖国、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。他艰苦奋斗、自主创新、唯实求真、谦虚严谨,为中国化学事业,特别是有机氟化学的开创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晚年,黄维垣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,深情地表示:“如果再给我一次人生,我仍然会回来,为共和国旗帜增光添彩。”

2015年11月17日,黄维垣院士病逝,享年94岁。斯人已逝,精神长存。莆阳骄子黄维垣,在二十世纪中华史册“1964年10月16日”的光辉那一页,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记,故乡莆阳人民为之骄傲。